刘汉元-米乐app官方

来源:索比光伏网发布时间:2024-12-11 17:42:21作者:曹宇

见群龙无首,吉

“市场的伟大在于不断形成压力,迫使人无法睡懒觉和‘躺平’。你可以睡懒觉和‘躺平’,但明天和后天的早餐自然不再是你的。”

在全行业普遍对“内卷”深恶痛绝,谈之色变的当下,董事局主席却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适度“内卷”的必要性。

当天,周遭的提问者偶尔停顿组织语句,但刘汉元却几乎没有停顿,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关于通威过往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和刘汉元的传奇经历,已有太多报道见诸报端。笔者只想从他的言论和性格着手分析,揣摩这位特立独行的企业家的所思所想。

他是极优秀的演说家,有极强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懂,有足够的高度,言之有物。

他认为“适当地卷、必要地卷”是产业活力和动力的来源。在这个特殊时期下,我们会认为它或多或少带有贬义,甚至主要是贬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维持了中国的领先地位和产业不停歇的发展。

2018年,中美对抗升级。笔者第一次用国家命运的视角游历多个国家后发现,在国土面积、经济教育基础、人员素质、工业体系、社会制度等综合因素考量下,全球能够有机会上“牌桌”对弈的国家,不超过一手之数。历经百年屈辱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国后又历经近百年,建立工业体系,实行改革开放,才迎来一张有机会“卷”的入场券。

刘汉元清醒地看到,适度的卷,也代表着当下人人有机会。当行业和社会格局过于固化,人民失去了“卷”的环境,却也没有了向上的通道。同时如果光伏企业只为卷而卷,缺少合作意识,“有可能我们大家不配去推动能源转型。”

《周易》有云: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古人认为,乾卦六龙,各争其时,皆为首而显得无首。

这就是刘汉元眼中理想的光伏。

人人如龙。

通威的行与知

今年光伏产业震荡之猛,让刘汉元都感到惊诧,并说“这是我创业四十二年来首亏”。但这在他创业四十二年的过往中,远算不上“至暗时刻”。

通威集团有个特别的天赋——学而有术:擅长在“战争”中成长,吸取并固化经验教训。

多年前的饲料领域,那场由正大掀起的价格战中,通威面临的压力远大于现在。在极限承压下,通威学会了“极致者生存”,无论是成本,还是规模,刘汉元都要做到前三,甚至第一。

这也是刘汉元或者说通威集团了不起的地方:刘汉元讲战略可以讲到极高,集团内部工作又可以抠细节到极致。

当年初入光伏,产能刚建成就赶上行业震荡,永祥巨亏,大股东退出,刘汉元咬牙接盘借助精细化管理与持续研发投入,做到西门子法硅料成本全行业最低。

在民企全面退出光伏电站持有时,通威搞渔光互补,学会资源禀赋最大化利用,自己的饲料、养殖场、食品公司,改造水池,做一二三产联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圣人讲“知行合一”。

刘汉元是典型的先“行万里路”后在典籍中找到印证,从而做到“知行合一”的企业家。

这给通威带来两个最大的好处:

其一是能够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这点从刘汉元提出“行业利益最大公约数”可见一斑。讲话有高度,但不唱高调,做到平和与平衡。

其二是能够让企业在有理论指导下积极进取,长久葆持“青春”。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十年间,只顾埋头做生产的光伏企业沦为平庸,在产业升级时被淘汰,而如果企业只谈战略不切实落地,在销售和成本上几乎都做得不好。这两种企业,往往会不约而同出现沉沉的“暮气”。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通威四十多年间一直保持这种能搞战略、精控成本、能战斗能“折腾”的状态,一方面因为光伏行业确实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得益于从战略到战术的制定与转化做得很好。

更难得的是,刘汉元也会“先知后行”。他之所以进入光伏,和其2002年在北大光华读博时的研究方向不无关系,在博士论文《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中,刘汉元将各种能源做了比较,最终认为光伏的潜力最大,是人类的终极唯一选择。22年后,刘汉元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在30年后碳中和的背景下,全中国和全世界能源的50%甚至70%以上,都将由光伏提供。”他提出应及早认识到光伏的意义,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加速应用推广与普及,需要各方有担当精神真正去推动。

笔者从业近20年,有幸跟随企业经历了多轮产业周期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将对行业的体悟总结,归纳,最后在典籍上找到印证,却时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在分析总结产业规律和行业未来方向后,往往发现刘汉元已经讲过了,而且总结得更精炼。

功到成处

通威是一家典型的“事功”企业。

在通威内部,刘汉元有着近乎绝对的权威。一因其从成功迈向成功令众人信服;二因其杀伐果决让人敬畏;但最重要的,还是通威是一家能够给“兄弟伙”们分钱的公司。

通威集团给各板块制定好目标后,每个板块和板块负责人都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且足够丰厚。

这种分配模式,注定了通威在市场上做起业务来是比较“凶”的。

近两年多晶硅价格大幅起落,在暴涨时期,以通威为代表的硅料企业多受抨击,曾有不喜欢通威这种强硬风格的朋友也曾问笔者,你为什么不评判通威和其它的硅料企业?

很简单,笔者不希望行业协作崩盘,不认可硅料企业的调价方式,也不愿意看到产业震荡,但笔者没有立场去指责。

硅料企业是过过苦日子的,尤其是进行业较晚没吃到行业红利的企业,曾常年处于亏损边缘,多晶硅会紧缺,还不是没人愿意干么?

先做众生牛马,后为诸佛龙象。

刘汉元的第一责任,是让通威这家企业的6万员工,能够有尊严的生活。但在通威内部,谈到刘汉元,即使是从通威离职的高管,也几乎都对其钦敬有加。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即是有理。

笔者曾抛出“光伏节点论”和“企业基因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节点,每家企业有每家企业的基因。当企业基因与时代特征高度契合时,企业就会发展得很顺畅,反之则处处碰壁。

通威初入光伏时,从一家以成本控制为核心,能够长期忍受1%净利润的鱼饲料企业,在以技术为导向的多晶硅行业走得就并不顺利,后来陆续解决了技术问题,同时光伏行业也从高科技产业“变成”制造业,通威的优势开始凸显,降本策略在通威非常之多。收购ldk赛维的电池业务后,通威又开始走上了精益制造之路,与时代特征高度吻合,开始一飞冲天。

但到了垂直一体化时代,组件看似最没门槛,实则门槛最高,品牌和销售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这与通威光伏过往业务非常不同,历史上几家从上游起家发力组件业务的企业,几乎都需要沉淀和适应的过程,唯二的例外应该就是隆基和晶澳。其中隆基是借助多晶转单晶的窗口期,晶澳的组件业务则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来。

但众所周知,通威在水产、饲料的渠道、营销非常成熟,触类旁通,若这套手段能嫁接融合进组件终端,通威将会强的可怕。

cto

“通威真正的cto其实是刘汉元。”通威股份cto邢国强博士对笔者笑着说。

由于推崇“事功”,通威以往更注重时效性强的生产环节,强的是成本控制和精益制造,其实并不以技术见长。

但邢国强认为通威其实很懂技术,最懂的那个人就是刘汉元。

他创业就是搞发明。

不得不说,刘汉元还是太全面了。

通威没有拒绝任何的电池技术,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都有专门的团队去做,立项钙钛矿时,刘汉元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听了一整天的报告,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过。

投资多晶硅初期,永祥一年要亏掉通威一半的利润,刘汉元当时几乎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提效降本,提出很多改进意见。邢国强刚进入通威时,对刘汉元给他头头是道的讲气化反应时倍感惊讶。目前“永祥法”已更新到第八代,很多创新出自刘汉元的想法和要求。

到现在他仍会经常复盘,反复提及:“几年前我提的要求,是不是现在做到了?”

目前永祥多晶硅制备中蒸汽能够做到0消耗,就是基于刘汉元的想法和思路。

以往看好什么技术,搞明白其潜力后,刘汉元就开始找团队或者收购公司,然后以项目制运行。

但实际上,“事功”型管理制度与需要积淀和坚持长期主义的研发并不能很好的匹配。

好在,刘汉元也在反思,近几年观念有了很大变化。

2024年11月18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揭幕。2023年4月初视察研发中心并听取未来规划时,刘汉元没有具体评论。但过了几天,他在公司经营分析月会上指示,未来将双流基地定位为电池片 组件的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企业本身防风险、找方向、定位市场、研发主流技术的一个牵引点,建设一个和其龙头企业地位相匹配的、四川获奖的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

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其中一个单体车间就达到了440米长,130米宽,面积5.7万平米,还有1.2万平米的光伏检测中心,电池组件等各项可靠性检测功能齐全。

这种大线级别的试验,除了效率提升结果更真实之外,还让通威对于产线掌控度更高。

应用破局

当下,光伏行业亟需进一步拓展市场,消化暂时过剩产能,刘汉元又提出打开应用市场,并用新能源为为西部和其它地区和国家“输送现代化”。他说“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切的技术和产业先决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提高生产力,才能从结构上改进生产关系;从国内发展来看,有效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双循环,对外经贸政治破局,既是共同富裕。

刘汉元也谈到了新能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拉动内需,并推动形成未来有价值的、持续的社会资产?”他提出中国国内可抓紧推动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

刘汉元还表示,欠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能源发展过程中,可以不用再走原来发达国家的老路,直接进入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主、甚至百分之百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资金走出去、光伏产业走出去、储能产业走出去、汽车电动化走出去,可以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打造,真正驱动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拉动中国本土经济发展和引领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力量。

想推动这种变革,对任何一家光伏企业来说都太难了,但对通威来说,只要坚持趋势,“功成必定有我。”

而一个现在仍然不断在成长的通威,仍然在变得越来越全面。

责任编辑:肖舟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m6米乐安卓版下载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出口的某些钨产品、晶圆以及多晶硅征收高额关税。

2024-12-12

11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了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成交价格。过去一周:n型料成交价3.70-4.40万元/吨,平均为4.1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价3.60-3.75万元/吨,平均为3.73万元/吨,周环比

2024-11-14

9月2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了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成交价格。过去一周:n型料成交价3.90-4.40万元/吨,平均为4.1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价3.65-3.75万元/吨,平均为3.73万元/吨,周环比

2024-09-26

进入2024年以来,中国光伏行业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产能扩张,都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8月,全国多晶硅产量超过130万吨,硅片产量超过520gw,电池产量超过410gw,组件产量超过370gw,同比增长均超过30%。

2024-09-25

10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最新一期《对话》栏目,以“相信中国光伏”为主题,聚焦中国光伏如何走出新困局、转危为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应邀出席,与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朱彤、中创碳投董事长唐人虎组成的专家团,直面产业现状,直击产业痛点,共话产业

2024-10-14

8月30日,2024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在广州顺利开幕。本届年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举办开幕论坛和国际化论坛、可持续发展论坛、智能制造论坛、大健康论坛、创新论坛等平行分论坛,数百位政府领导、企业家和学者齐聚广州,探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出席。

2024-09-02

在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光伏产业近年来一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装机规模逐年大幅提升。在光伏装机逐年大幅增长的同时,民营企业获得指标的比例却在逐年降低,市场份额逐年萎缩。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建议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光伏电站投资,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落地。

2024-03-08

刘汉元代表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极大激发,民营企业数量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近八成提高到九成多。目前,民营经济概括起来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

2024-03-07

2024年12月26日,由碳索·光伏、索比·光伏主办的第六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暨2024年度第十二届“光能杯”光伏行业颁奖盛典在苏州如期举行。

2024-12-29

分享·传承·共进2024年12月26日,由碳索·光伏、索比·光伏主办的第六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暨2024年度第十二届“光能杯”光伏行业颁奖盛典在苏州如期举行。本届“光能杯”共有300余家光伏企业参与报名评选,

2024-12-26

2024年12月26日,由碳索·光伏、索比·光伏主办的第六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暨2024年度第十二届“光能杯”光伏行业颁奖盛典在苏州如期举行。

2024-12-26

“中国光伏是中国给予全人类的巨大礼物,将美好带给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在这一发展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前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欧盟亚洲中心联席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成都出席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表示。无独有偶,一同出席大会的全球太阳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索尼娅·邓洛普也表示“中国给全世界贡献了一份大礼——低成本的太阳能”“中国用光伏‘拯救’世界”。世界权威专家一致高度评价中国光伏对于世界的贡献,这在其他行业极为少见。

2024-12-12
分享
网站地图